经常读书看报、运用大脑的人,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比常人要低,这就是因为他们经常用脑,注重。咱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养生观念,因此健康长寿之人很多,那么我们何不跟古人学养生方法,健康长寿呢?
在我们的背上有三条重要的经络,分别是沿着脊柱的督脉以及两边各距离督脉1.5寸的膀胱经。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,贯穿整个脊柱,与诸多经脉交会,联系诸多脏腑,循脊入脑。督脉中的大椎、哑门、风府等穴,可预防和治疗风寒邪气所致的感冒;命门、腰阳关等穴位,则可温煦脏腑,多用于治疗下元虚冷之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不孕、滑胎、阳痿、遗精、早泄等症。
“小病不吃药”是古人的养生良方。可现在不少人,在办公室咳嗽两声、打个喷嚏,就满屋子问:“谁有感冒药?给两粒。,’当我们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吃药打针,可“是药三分毒”,有小病其实不妨抗一抗,不吃药。下面是古人的一些养生方法,对现在已然适用。所以说古人长寿也不是全无道理。
不拘小节懂幽默
这方面的名人长寿案例很多,跟李隆基基本同时代的贺知章,享年84岁,其典型性格特征,就是旷达豪放,不拘小节,还自号“四明狂客”。另一位诗人顾况,活了88岁,特别喜欢玩幽默,白居易被他“幽”了一回,竟然名声在外了。《幽闲鼓吹》载:顾况尚书,白居易应举。初至京,以诗作谒顾况。况睹姓名,熟视白公曰:“米价方贵,居亦弗易。”乃披卷,首篇曰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却嗟赏曰:“道得个语,居即易矣。”因为之延誉,声名大振。
清代的纪晓岚,电视剧里称他为“纪大烟袋”,典型的搞笑版角色,此君享年81岁,也算高寿了。老纪在生活中坏习惯很多,如嗜烟、嗜肉、好女色等等,还大碗喝酒,很少吃蔬菜和米面。但纪晓岚也有正确的养生观,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记载了不少与养生有关的故事。他认为,养生不能照搬书中的方法,须因人而异、辩证施为;做人要豁达乐观、诙谐幽默,也对养生有益,“事能知足心常泰,人到无求品自高”。
常听音乐练书法
李隆基(79岁)杨玉环夫妇,不光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,同时也是痴迷音乐的听众。《旧唐书·本纪》称玄宗“多艺尤知音律,善八分书”。关于练书法的养生作用,赵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绍,这里不再赘述。有专家曾做预测,若无“安史之乱”,唐明皇很可能会活过九十岁,而杨玉环的寿命想必也不会定格在38岁。
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,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,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,从而起到预防、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,这在我国很早的文字记载中就出现了。战国时公孙尼有《乐记》云: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,物使之然也”。明代张景岳有《类经附翼》云:“乐者音之所由生也,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”。
经常听听音乐,练练书法,颇有些小资生活的情调,但别忘了,这也关乎健康大事呢,不可等闲视之!
少近女色多读书
这是南朝梁武帝的养生法门。如果说在历代皇帝中,乾隆(89岁)是长寿冠军的话,那么,85岁的梁武帝就是亚军,史称其80岁还能骑射弓马、上阵征战,丝毫不输与廉颇、黄忠等古之老将。
所谓多读书,取其“聚精会神”之意,最早的医书《内经》就有“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”之说。研究证明,勤于读书能促进“脑运动”,有点象“气功”入静一样,输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,带动血液循环,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,延缓衰老,预防痴呆症。
梁武帝读书,那是手不释卷的,“六艺备闲,棋登逸品,阴阳纬候,卜筮占决,并悉称善”,读书不但多,而且精。陆游曾说“病中书卷作良医”“读书有味身忘老”,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学的。有趣的是,陆游也活了85岁,跟梁武帝一样。
梁武帝还有一招,就是少近女色。他后宫里有那么多美丽的大小老婆,却4次舍身人寺当和尚,真的是一心向佛吗?未必,恐怕“老骥伏枥”,志在长寿吧。据说他刚过50岁即停了房事,顺应“养心莫善于欢”之理。房事,即性生活。房事养生,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。
中医认为,“房中之事,能生人,能煞人。譬如水火,知用之者,可以养生;不能用之者,立可尸之矣。”这倒让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戏言:“二八佳人体似酥,腰间仗剑斩愚夫”。梁武帝在治国理政上或许昏庸可笑,但在养生上绝非“愚夫”。